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及影响因素思考_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毕业论文作者:网络搜集下载前请注意:1:本文档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下载之前请确认。2:如果不晓得侵犯了你的利益,请立刻告知,我将立刻做出处理3:可以淘宝交易,七折时间:2010-06-10 20:04:47【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竞争机制的引入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紧张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职业卫生问题之一。在中国劳动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紧张和健康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文章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紧张的表现和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关键词】职业;职业紧张;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社会竟争加剧,不良的职业心理因索对职业人群健康的危害逐渐成为管理领域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面临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挑战,职业紧张和健康问题也将更加突出。 紧张源于 selye 的“应激学说”,即机体对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紧张的概念至今仍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本文认为紧张的定义应当努力体现心理特征的变化,即紧张是个体对外部需求与反应失衡时所产生的后果。心理学的紧张模式是强调人体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个体对紧张的反应共同规律是表现为一般适应性反应,它分为三个阶段,即警告(机体准备阶段)、抗衡(适应阶段)和塌陷(衰竭阶段)。 作为紧张的一种特殊状况,职业紧张是指在职业条件下,个体不能应对某项特定工作,能使人产生心理紧张的环境事件及其引起的短期生理、心理或行为表现。20 世纪 70 年代,caplan 等人提出过有关职业紧张的模式,但它未能全面反映紧张的整体性概念,职业紧张分析模式应从紧张的源头、个体特征和影响应激反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及效应上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工作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从事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激励、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今中国企业变革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但是,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处的环境和职业现状却不容乐观,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机会和发言权很少;而现实对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