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有利于促进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双向转诊、上下联动就医秩序的建立,对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提高居民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可及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工作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叫好不叫座”,人民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获得感不强。为又快又好地推动健康 x 建设,发现制约当前签约服务良性运行和长效进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并落实符合 x 实际的解决方案,根据区政府大调研工作安排,区卫生健康局组织了“提高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和服务质效的对策讨论”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从 4 月持续到 6 月,调查覆盖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服务站、村卫生室,其中现场走访了 6 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及其周边社区。调研内容包括全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影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质量和效果的配套政策分析。调研实行问卷调查、蹲点式、体验式和现场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收集提供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和辖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看法。调研期间,开展文献检索,归纳分析国内外签约服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横向对比现阶段我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模式,查找差距,借鉴经验。调研结果如下 一、x 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情况 (一)政策保障方面 216 年 6 月,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围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快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16 年以来,x 区注重顶层设计和财政保障,区政府下发了《x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 政办发〔21x〕66 号)从政府层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明确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中安排 4%的经费基础上,每年从医疗卫生现代化强区预算中安排足额专项经费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年来累计投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项经费 45 万元,建立签约履约激励机制,为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互联网签约履约服务,畅通上下绿色就诊通道。 (二)配套建设方面一是强化技术配套,我区积极探究分级诊疗新模式,充分发挥医疗资源大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