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2024 年半月评论目录第 1 期:“十二五”,我们期望第 2 期:叩问土地第 3 期:呵护亲情第 4 期:改革,当奋然前行第 5 期:半月评论 努力创新社会管理第 6 期: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建设第 7 期:努力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第 8 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呼唤项层设计第 9 期:建设善于管理的社会第 10 期:大力推动社会现代化建设第 11 期:社会的价值底线在哪里第 12 期:在新起点上书写为人民服务新篇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第 13 期:文化也是民生第 14 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第 15 期:拜人民为师第 1 期:“十二五”,我们期望岁末年初,翻检近日报章,一条消息映入眼帘:2024 年 12 月 15 日,有“高原孤岛”之称的西藏墨脱公路修通,中国最后一个县城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终结。这是冬天里飘来的又一缕早春的信息。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的思绪已经登上了世界最快速的高铁,可也不能忽略边疆那更古老的遥远;我们的目光已经聚焦于沿海最壮观的都市,可也不能遗忘乡野那更荒僻的山村;我们的脚步已经追赶着历史更辉煌的前景,可也不能错失当下那更真切的日常。“十二五”.应该属于每一个百姓。我们都有朴素的梦想,都有坚韧的追求,都有一颗颗星星在生活的天幕上熠熠生辉。百姓最看重的,是温饱,是富裕。我们已经步入小康,正在挺进全面小康。贫穷的字眼似乎已定格在昨天。在依旧寒冷的后危机时代,世界舆论持续赞颂着也间或嫉妒着中国的进展,西方奢侈品制造商真心欣赏着也更多震惊着中国的暴富,这些从东方汹涌而来的豪客,出手那么宽绰,人人那么年轻。可是,这并不应是中国形象的全部解读。走进散落凋敝的古老村落,走进遥远荒凉的西部边地,走进城市街巷的蔬菜市场,走进车水马龙的立交桥下,我们往往会发现另一个更为真切的社会。有一则新闻读来令人唏嘘:南京一名大学毕业生工作后,因工资偏低,为攒钱交足房租,他便白天上班,夜晚上街捡拾废品,不料冻晕街头,被城管救起。拎着蛇皮口袋离开前,他叮嘱千万别让家人朋友知道,也不要公开校名,“我丢不起这个人啊!”有一组数据读来让人清醒:2024 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近 4000 万,农村低保对象有 4700 多万,城市低保对象为 2300 多万。还有 6000 多万失地农民,在紧叩就业的门路,在寻找明天的安宁,还有 1.5 亿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在呼唤城市公共服务,在期待社会保障权利。贫穷,并未远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