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介休 2 年 风景这边独好 体裁随笔 介休实验二小学 张娟 电话岁月峥嵘,二十载风雨兼程;沧桑巨变,二十年成就辉煌。这座地处汾河之畔,绵山脚下的城市——介休,迎来了她撤县建市 2 年纪念日,2 年来她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挺立时代潮头,坚持与时俱进,向我们交出了一份又一份壮丽之卷。 城里的楼,越盖越美丽 城市楼房的高度与这个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并非成正比,但是,城里的楼越盖越高,越盖越美丽却是市民对经济社会进展变化最直观的感受。2 年前,裕华路的定阳饭店、百货大楼曾算得上是城区的标志性建筑;1 年前,火车站旁边的商贸大楼是介休人最值得骄傲的地标。现如今,介休城里的高楼到底有多少,最美丽的建筑是哪一幢?谁也说不清楚。 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安居苑、亚泰苑、彦泰小区、馨园小区、绿都名苑、北坛公馆……这些小区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介休这座城市中,他们无不折射出一个现代都市的锦绣恢宏。 现代都市魅力的背后,是经济社会事业的高歌猛进。作为全省民营经济的发祥地,逐步建立起煤炭、焦化、洗煤、钢铁、碳素、煤化工、装备制造、电力、建材、新材料十大百亿元产业体系。煤、焦生产能力分别达到 15 万吨、1 万吨,洗煤 8 万吨,钢铁 3 万吨,碳素 2万吨,煤化工 6 万吨,电力总装机容量 27 万千瓦,新材料 1 万吨,装备制造形成煤机、管模、水泵、矿用设备等系列产品,实现产值 1 亿元,建材产业向新型墙体材料、环保型石料、矿渣粉等产品进展。农业产业依托工业反哺成为我市一大亮点,全市工商企业投资千万元进展的农业园区达到 3 余个,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 6 万户,生猪饲养量突破 35 万头,设施蔬菜达到 2 万亩。 城里的路,越修越宽敞 自撤县建市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优化城市功能上来,着力营造宜居环境。东、西外环的道路建设算是正式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的开始。近一两年,纬二路、纬三路的开通,更是打通了介休交通的经脉。在建设每一条道路的同时,建设者们立足城市长远进展,把城市风光、交通畅通、宜居宜业等诸多要素通盘考虑,自来水、电力、煤气、通信地下系统一次成型,不但缓解了市区交通狭窄和紧张状况,而且出入市区交通和过境交通更为便捷和通畅,城市风光也沿着道路由此向四周延伸和辐射。 道路是城市经济肌体的主动脉,血脉一通,活力也立马显现出来。道路周边的商住楼、写字楼不断涌现,城市吸纳能力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