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五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河南洛阳高三联考]不超过6周岁,凭身份证即可入馆;没带证件可量身高,不超过1.3米仍免票——如今,上海一些场馆或景区改变以往仅以身高作为免票标准的方式,采用“身高兼顾年龄”原则。上海市与时俱进优化免票标准的做法()①正确处理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把握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做到了政策适应变化发展的实际,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③分析了事物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④承认了真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认识不断深化推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北京文综]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千米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这一安排()①正确把握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②证明了特定情况下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③彰显了关键部分的功能可以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④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们常讲的道理。提倡人往高处走,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进取精神,但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乐于往“低处”走,更能成就自我。长期以来,我们党一直鼓励干部投身到基层一线,从基层干起、向群众学习,这样才能行稳致远,才有可能走到“高处”。乐于往“低处”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0吉林长春高三质量监测]“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智能手机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使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正成为“遗失的美好”。要找回这种“遗失的美好”就应该()①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超越实际②坚持发展的观点,批判继承,与时俱进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创造条件,趋利避害④坚持矛盾的观点,权衡利弊,扬长避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0安徽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①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整体由部分构成,要用局部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要集中力量抓重点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诗人说,“功夫在诗外”;棋手说,“棋外寻胜着”。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多听听“外行”的意见,或许会有让人脑洞大开的真知灼见。正所谓“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其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正确的认识源自会思考的大脑②把握联系的多样性有助于正确认识的形成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④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要热情支持、保护新事物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8.学前教育的目的不是机械记忆,而是启发大脑、激发潜能,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但“恐慌式抢跑”“集体性焦虑”正弥漫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标签成为“茁壮成长”的代名词,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占据了日常生活,孩子的“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