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习作六》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2.培育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自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 3.能理解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 一、导入课题,激发交际兴趣 同学们,在这几天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定了解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父母的爱,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今日,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板书课题) 二、回忆感人事例,同桌交际 拿出课前准备的记录或物品,回忆一下你所了解到的故事。然后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在交际中把事情的细节回忆清楚。 三、如何对待父母的爱 1.出示生活中家长对孩子的几个小片段(略),(让学生小组内评说,提出自己的看法。) 2.在听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向同学提出问题。 3.推举出代表,参加全班沟通。 四、全班交际 1.各组代表轮流上台,谈出自己的看法。 2.对自己的父母说几句话,说说他们应该怎样爱自己。 五、模拟采访,家长学生交际 1.我们刚才听了那么多的故事,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深沉的、宽广的,更是无私的,但有的方式有些不妥。我们可能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爸爸妈妈说,也可能有许多问题要请教别的同学的父母。下面我们就请刚才到台上沟通的同学的父母到前面,我们根据刚才同学所介绍的故事,来采访这些叔叔阿姨,好吗? 2.在学生与家长的交际中,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爱。 六、与自己的家长自由交谈、沟通情感 习作教学设计 石桥铺小学易思佳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提倡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这种精神,突显学生作文的真实和真情。 设计目的 针对学生作文中叙事空洞,感情牵强附会这种现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打破常规的思维和习作的定势,多角度地去观察、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回忆、思考、分析、想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寻找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发最诚挚的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记事真实,抒情真挚;使学生的作文在真与情这一层面有所突破。 内容 通过具体的事,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到父母的爱;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同父母再说说其他心里话。 教学目的 选择最想给爸爸妈妈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