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1 全体市民朋友们: 人类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似乎忘却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忘却了人与动物与大自然之间不可能割断的亲热关系。 目前大熊猫正以极为稀少的数量侥幸存世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深切忧虑和关注。迄今为止,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 1000 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 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 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在这种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科学团体和科学家们都在积极地投入对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工作,以探究出科学有效的方法,开拓出新的局面,使大熊猫摆脱濒危的境地,得以永续繁衍,与人类共存。 让全世界的朋友们携起手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人类的邻居--大熊猫。让我们同在一个地球! 倡议人:xxx 日期:xx 年 xx 月 xx 日 保护大熊猫倡议书 2 中华民族的珍宝——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野生动物,也是当今世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旗舰和标志。大熊猫形态独特漂亮,性情开朗爱玩,动作慢条斯理又笨拙有趣。它的表情和气憨厚 ,很少露出狰狞的面目,与人相处十分友善。正是这些特点,使大熊猫赢得了其他任何动物所不能赢得的人们的普遍喜爱 。 化石纪录表明,大熊猫来自遥远的时代。早在二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 ,我国南方就生活着一种在形态上与现在大熊猫十分相似的大熊猫,科学家称它为大熊猫小种。到了距今一百多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现代种就遍布在我国南部,组成当时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代表。后来这一动物群中的其他物种大 多相继绝灭了 ,而大熊猫却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地生活到了今日,所以又把它称为活化石。由于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化石就已经是高度特化了的物种,如因适应吃竹子而牙齿变小等等 ,很难从化石中找到大熊猫起源的线索。于是动物学家们便从大熊猫的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比较讨论。至于对大熊猫的生活,直到年在林业部的组织下,我国科学家才首次对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 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后来林业部又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 ,从1968 年开始多次对大熊猫及其栖息地进行了科学考察 ,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管理计划。从此对大熊猫的生活才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对这些考察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