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片断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21 年,一直盲目地瞎教书,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假如硬要挖掘一下,我的课堂特色可能就是笑语欢歌。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都还喜爱这样的课堂,大约因为我是一个极不严肃的老师吧,常常在课堂上嬉皮笑脸的,让学生毫无拘束感,更不会打瞌睡。课堂上我喜爱调侃学生,也自我调侃,可惜许多生动有趣的包袱没有及时记下来,早已忘却了。以后要养成及时记录在博客上的习惯,也不怕人家笑我无聊。 今日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 4 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我整理出了五个一教学片段。 一则笑话。板书课题后,我问学生:为什么叫双龙洞刘忠龙的回答引用了书中的原文:曲折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说:回答得好呀,假如你将来去那里游玩,双龙洞就应该改名为三龙洞,因为你刘忠龙也是一条龙呀。全班大笑,那孩子也很得意,居然大着胆子在下面嘀咕:我是《西游记》里的小白龙。 一首老歌。在讲到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一句时,我说:小溪也会唱歌呢,听接着我唱起了老歌《泉水叮咚响》: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可惜我不会跳舞,否则我会在讲台上,即兴来一段唐老鸭舞呢。 一组数据。为了使学生对游记中的场景有具体清楚的感知,我介绍了一组数据:1957 年,60 多岁的叶圣陶先生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写下了这篇文章;金华的双龙洞海拔约 520 米;外洞高达 10米,面积 1200 平方米,温度常年保持在 15 度左右;孔隙是长 10米、宽 3 米的地下河水道,水面离顶高度仅有 0.3 米;内洞约 2200平方米。 一幅简笔画。十几年前曾经写过一篇教学随笔《浅谈板书的造型美》,其中《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板书被我设计成一幅简笔画,今日仍然沿袭了老板书。内容总结(1——)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片断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 21 年,一直盲目地瞎教书,没有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假如硬要挖掘一下,我的课堂特色可能就是笑语欢歌(2)今日教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 4 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我整理出了五个一教学片段(3)孔隙是长 10 米、宽 3 米的地下河水道,水面离顶高度仅有 0.3 米(4)一幅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