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困境和保障机制摘要: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农田水利的建设至关重要。单靠政府投入不能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必须引入社会资本。河南省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投资回报率低、投资范围受限等问题。为保障和鼓舞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必须构建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保障机制。关键词:河南省;社会资本;农田水利;保障机制一、河南省社会资本投资农田水利的现状(一)社会资本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总额比重小于政府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属于公益工程,投资风险大,需要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截至 2024 年底,在河南省累计投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中,民间资金达 7 亿元,占到了 30%左右[1]。政府投入发挥了财政杠杆的作用,吸引了社会资本投资。如中牟县 2024 年政府累计投入的 800 多万元水利资金,带动农民投入 530 余万元,有力促进了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2]。为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田水利建设领域,河南省政府成立了国有独资水利公司作为平台向社会融资。2024 年 9 月 15 日,河南水利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成立,该公司是省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是以财政专项注资和省级已建水利工程形成的资产为基础注册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成为河南省水利建设重要的投融资平台。河南省政府的示范作用也带动了地方政府效仿。2024 年 6 月,郑州市成立了郑州水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但这类投融资平台多数“”“”成效不大, 没有吸引到社会资本只是个小公司 成为许多水利投融资平台对自己的描述[3]。可见,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仍然以政府为主。(二)社会资本参加形式单一,投资领域窄农田水利投资领域没有向社会全面开放,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仍然是政府主导,政府鼓舞社会资本参加的主要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近些年,河南省共拍卖、租赁、承包、建立股份合作制小型水利工程 133 万处,占小型水利工程总数的66.5%[4]。社会资本投资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实行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及承包等多种形式进行。但由于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迟缓,大部分实行简单承包的办法,没有放开建设权和搞活经营权,由于缺乏市场运作条件,制约了水利建设吸纳社会资金,并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出现较多困难。(三)社会资本投资结构中,乡村投资占主导乡村投资指的是村民以出工或出资方式进行的投资。在农村税改费之前,村集体有提留部分,还有能力对农村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