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采薇》教案3

《采薇》教案3_第1页
1/2
《采薇》教案3_第2页
2/2
《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体会情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对话、文本研习,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 2、学生能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展开对话,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教学重点: 能独立与文本、老师、同学展开对话,独立研习文本并就艺术手法进行鉴赏。 教学设想: 1、本板块的学习重点是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研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这一中心设计。 2、本板块的对话研习的话题是家园之思,所以,围绕家园之思设计活动情境,是引导展开对话、进行文本研习的关键。 3、本篇为古典诗歌,反复阅读以以至背诵是研习文本、展开对话的前提。 教学内容或情境设计 1、背景知识(该项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者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补充。) 《诗经》和“〈诗经〉六义”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 11 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 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根据音乐的不同, 《诗经》可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 31 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 74 篇 “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2、阅读和背诵 (1)提示字的读音和语气助词的使用,以便在阅读体会文义时就排除虚词的干扰。 (2)提示比较各段的异同,以体会反复咏唱的效果,并为文本研习,展开对话做准备。 3、对话和文本研习 (1)话题和情境设计 A) 你是如何理解乡愁的 ? B) 乡愁的具体内涵有那些? C) 乡愁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有多种多样的理解,教者不能随便下结论。但对上述问题,教者应把握一个基本要点: A) 乡愁即家园之思 B) 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 C) 漂泊、远游、战争。 (2) 文本研习的主要方向 用心 爱心 专心A) 仔细阅读 2、3 两章,比较忧心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现出乡愁的? B) 诗歌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采薇》教案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