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分 生物与环境[基本图例]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关键语句]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的大小,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性比率)也能影响种群的大小。3.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呈“J”型,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 K 值。15.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6.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7.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8.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9.群落的演替包括初(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0.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方面。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为自养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为异养生物。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11.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13.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反复,具有全球性。1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15.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以及生物种间关系的调节都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7.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18.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19.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手段。[核心考点]一、种群和群落1.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特征有哪些?种群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哪些?提示: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特征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可以用哪些方法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