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力的平衡从容说课教材分析 这一节内容应用前一节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研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学生由初中时水平面上静止物体的二力平衡认识水平上升到平衡条件的一般形式 F 合=0;进一步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学生状态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平衡状态有较多的直接经验;在初中学生已学习二力平衡;学生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学生具有动手实验研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技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知道共点力的概念;了解物体的平衡状态;理解物体的平衡条件;了解平衡的种类与稳度.过程与方法 学生对静止物体的受力研究,形成物体平衡条件的观点;通过探究方法,验证平衡的条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对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平衡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团队精神.教学设计教学重点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得出,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教学难点 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合力.教具准备 两学生分成一个小组,每小组实验器材: 六毫米螺母一枚、细绳套三个、弹簧秤三个、木板一块、折纸两张、直尺、铅笔、弯成半圆的铁线、教学录像素材.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物体的平衡状态:a=0 分析:静止的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举例说明) 平衡静止是指:a=0、v=0 两条件同时满足. 总结得出:平衡状态的运动情况表现为: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教师活动]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教师列举生活中常见物体运动不同状态,并给出: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需要学生分析课本 96 页“讨论与交流”并列举出几个处于平衡状态物体的实例.[学生活动]学生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在作业本上写下来,在班上进行交流.形成共识:在空中平行飞行和停在机坪上两个阶段.实例根据实际情况讨论.推进新课[教师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分析水平地面上站立质量为 60 kg 的人的受力情况.[学生活动]学生分析、讨论、交流:人受重力 G 和支持力 N,而且 G=N=600 N,G 与 N是一对平衡力,F 合=0.(注意学生的表述,从而可以看出学生是否已将合力概念与初中的二力平衡整合起来)[教师活动]教师提出:受一对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当物体同时受多个共点力作用时,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吗?如果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是在什么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