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3)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3)_第1页
1/4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3)_第2页
2/4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3)_第3页
3/4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史实:扫盲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树立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理想。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三代人的教育”访谈活动中的访谈问题,了解设计访谈活动的初步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丰富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理解。【教学重、难点】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设计访谈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体验教育的重要性“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成为一流的国家”。 ——温家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世界教育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为本,在于育人。 ——江泽民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 确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教育方针:1949 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据此人民政府对旧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造。 (2)措施: 改革旧学制,教育面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展扫盲教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首先,改革旧学制,实行小学六年一贯制,中学三三制,大学本科四年制的新学制;改革旧课程,取消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党义”、“公民”、“军训”、“童子军”等反动课程和教材,开设革命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大专院校增开《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课程。其次,教育面向工农和工农子女,政府采取扫盲教育、工农识字教育,开办工农业余学校。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大学预科,数万名工农干部、劳动模范、产业工人接受了比较正规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类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再次,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回各种文化教育的自主权。1951 年教育部作出决定,将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 20 所高等学校,11 所改为公办学校,9所改为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此外还陆续接受了外资津贴的中学 544 所,小学 1133 所。教育领域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制度,实现了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2、 制定人民教育方针(1)教育方针:1957 年,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