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讲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考纲点击考情预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基本内涵,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了解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区别,掌握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3.了解人类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其可持续利用的措施。4.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四对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并能从我做起,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5.理解“清洁生产”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能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解释一些典型案例。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1)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2)目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3)战略实施——《21 世纪议程》和《中国 21 世纪议程》。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观念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1)世界人口数量:已经超过 60 亿。(2)人口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① 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② 目的③ 后果(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① 特征: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② 措施: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③ 目的: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植树造林水资源农业采取滴灌的方式进行作物栽培,工业进行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用于绿化、洗涤等海洋资源防治海洋污染,伏季休渔、禁止滥捕等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