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案(2)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案(2)_第1页
1/4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案(2)_第2页
2/4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案(2)_第3页
3/4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 一、教材分析 “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编排在选修课第三章第二节,这部份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学好这部份知识,可以为学习本章万有引力应用部份的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 为了便于学生接受,教材在处理这部份知识时,没有采用先用矢量推导得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再由向心加速变的公式得出向心力公式的讲法,而是通过实验说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始终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力--向心力的作用,其大小可以证明为 F=mrω2 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向心加速变的公式a=rω2。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向心力大小与 m、r、ω 的关系 V2 2.难点:①向心力的概念;②公式 a=rω2或 a=─的理解 r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向心力,什么是向心加速度。能运用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变的公式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懂得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四、学生现状分析 1.这部份知识在必修课有所学习,但涉及得不多,再来这本是高三年学习的知识现提前了,学生接受能力肯定有限,这需要教师把握好教学要求。 2.学生刚刚从初中步入高中,对高中物理的学习还不够得法,应要求教师在学习方法上应以指导。 五、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目标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本课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其主要程序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设计实验→探索研究→得出结论→指导实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生活动约占课时的 1/2,课堂气氛比较活跃,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六、教学媒体 1.投影仪和投影片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弹簧秤,绳子,小球(若干个),圆珠笔杆套 七、教学过程: (一)向心力概念: 通过复习,演示实验,讲清向心力的概念。 (二)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展示情景,提出问题 播放“赛车因速度过大而脱离轨道”的片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悟出物体未获得所需大小的向心力时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设问:质量为 m 的物体以角速度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教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