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讲 城市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纲点击考情预报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侧重于以城市化进程图或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及特点等方面的知识。2.以案例的形式如某些典型城市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考查对城市化基本原理的理解及综合分析和应用。3.了解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4.理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5.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6.分析讨论城市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发展观。7.以某一城市为例,综合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相应的解决办法。8.分析逆城市化的成因。一、城市化1.含义与标志含义标志人口在空间上集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产业活动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土地利用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2.意义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三、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中国特点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水平高,发展速度慢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问题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心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居民陆续外迁,市中心区出现衰落迹象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压力,对生态造成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四、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1)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2)城市现代文明影响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等。1五、城市病1.原因2.问题3.逆城市化(1)原因(2)表现六、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5.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6.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1.城市化的标志与动力(1)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是衡量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2)动力2.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23.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