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课时为 2 学时,这是第 1 学时——通过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兰芝一.学习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最具代表性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高中物理运动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 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⑴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⑵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就要求学生会用打点计时器或频闪照相等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2.学习的主要任务:本节的学习任务类型是综合型。在知识上要会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在技能上要求能设计和操作实验,会测定相关物理量;体验性上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等量替换、图象法的应用。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如何由纸带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计算加速度。难点:引导学生在猜想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并得出实验结果。二.学习者情况分析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速度、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等概念、各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初中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初步的了解,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即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目标分析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习者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⑴ 简要地知道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⑵ 会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能根据纸带正确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加速度。2、过程与方法:⑴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过程。⑵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培养积极主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