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 兰亭集序课余撷珍 粤教版必修 2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教 材 悟 读生命的价值——《兰亭集序》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死亡, 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王羲之让我们对生命进行一次深入的思考。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成果却可以永照千古。就像王羲之,他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力,他还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美文《兰亭集序》。【素材运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遭受过挫折,经历过坎坷,面对过失败,然而,这一切都无法证明我们一文不值。 因为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 失价值,我们的生命价值只来源于我们自己。……生命的价值来源于你的不懈努力。一个人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成功。除了追求与自信,还需要一番不懈努力。王羲之练成一手好书法,寻觅天下名师,更在自己的家里苦练。他练字时写秃了的毛笔竟堆有一座小山高,成了著名的“笔冢”;他家门口用于洗毛笔的小池竟被染黑了,成了有名的“墨池”。他的一番不懈的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书圣”之名。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为自己的一生点缀了最完美的一笔。【相关话题】 1.生 命的意义 2.生命的价值 3.短暂与永恒美 文 品 读兰 亭 随 想陈伯齐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题写《兰亭集序》的 兰亭,离绍 兴市区约有二三十里。每逢书法盛会,在此“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环境之中,人们着晋服、和晋乐,即兴挥毫,泼墨成篇,那情形大概不亚于“曲阜朝圣”。王羲之确也是人们所公认的“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是划时代的作品。宋代文学家曾之国说:“羲之书法,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据史料记载,王羲之幼 时说话迟钝,人们并不认为他有才能。王羲之 7 岁时就跟其父学习表亲卫夫人之书法,自幼勤学苦练,可谓书苑“七龄童”。但只此而已,也是成不了“书圣”的。王羲之没有满足于“七龄童”的那一点功夫,他以后辞官去职,专工书法,独创一格,方开中国书法之一代新风,此所谓“晚乃善”。以上是顺便说说的,无须赘述。我倒是由此想到王羲之的“官运”,感到其中颇有些耐人寻味的东西。据清代吴悔堂老人撰写的《越中杂识》记载:“王羲之,字逸少,为右军将军、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