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从容说课本节是继共点力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之后学习物体另一种平衡状态,即转动平衡。力矩的概念应从分析中得出,使学生知道:要使物体转动或改变转动的状态,不仅跟作用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力的作用线离转轴的远近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出力臂的概念.建立力臂的概念之后,介绍力矩的概念就不困难了.对于力矩,没有说明它是矢量,只是说明力矩可使物体向不同方向转动,所以只知道力矩的大小是不够的,但应注意力矩的正负并不表示力矩的矢量意义,物体的转动方向也不是力矩矢量的方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2.理解力臂和力距的概念。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4.平衡能应用平衡条件处理有关转动平衡问题。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力矩平衡条件的理解.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力臂大小的确定.本节采用实验法、归纳法、讲授法来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CAI 课件模拟,分析设疑,导入新课→类比归纳,拧计转动轴、转动平衡和力臂等概念→师生互动探究得到力矩的平衡条件→课堂讨论拓展强化本节知识点。●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转动轴和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状态.2.掌握力臂的概念,会计算力矩.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二、能力目标通过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了解科学方法在物理研究中的应用.●教学重点1.转动平衡状态,力矩的概念.2.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教学难点力臂和力矩的概念.●教学方法实验法、归纳法、讲授法、分层教学法.●教学用具投影仪、力矩盘、钩码、弹簧秤.●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投影本节课学习目标]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2.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学习目标完成过程]一、导入新课[CAI 课件模拟物体转动实例,学生观察、思考]① 用手开门② 用扳手拧螺丝③ 用撬棒撬石块等[学生活动设计]讨论归纳.[师生互动]归纳:① 物体在转动② 力的作用效果设问引入:这类转动问题在初中已学过,并不仅仅由力来决定转动效果,那到底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二、新课教学1.转动轴[CAI 课件展示]门的转动,车轮的转动,电动机的转动.问题思考:画面上的各物体都在转动,那么物体上的各点的运动轨迹是什么?学生讨论可得:轨迹是圆周,做圆周运动.问题思考:圆周的中心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