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做到 三不损害 提倡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曾是我国安全生产规划中的一项内容,而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在提倡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日,三不损害这一安全理念也就自然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因为要做到三不损害必须围绕人这一主体才能实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出三不损害这一宝贵经验,即不损害自己、不损害他人、不被他人损害,听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其中却蕴涵着非常深刻的安全哲理。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安全工作核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理念的生动写照;也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遵循的一条普遍规律;更是强调自我保护和相互珍重的法宝。 也许有的人对三不损害这一安全理念不能完全领悟和认同,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损害自己、损害他人、被他人损害的事实却时有发生。例如:有的人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损害事故,还有,在特定的工作场所,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或使用防护器具,久而久之,导致职业病或其它损害事故的发生,这些都是损害自己的行为;有些人在作业过程中,由于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他人直接造成损害。有的人因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不仅损害了自己,而且还殃及他人,在今年大年初六发生的辽宁阜新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中,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一名工人的违章操作,不仅害了自己,还葬送了其他 200 多人的无辜生命。还有,在生产现场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人存在不安全行为时,没有及时汇报、处理或提醒、制止,致使他人受到损害。这些都是损害他人的行为;在多人作业的场所,由于协调不当或没有注意周围安全状况等原因,被他人的不安全行为所损害。在许多生产安全事故中,不乏是因为发现别人在违章作业时,抱有事不关己的态度,没有及时制止,发生事故后,被殃及池鱼,这些都是被他人损害的表现。象这样的事故案例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这些血的教训进一步说明三不损害是强调自我保护和相互珍重的法保。 一切生产、生活都源于生命的存在,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假如失去了生命,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因此,安全已成为人们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需求,是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基本保障。长期以来,人们都在不断探究和讨论确保三不损害的有效途径。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三不损害,应从以下两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认清事故危害的严重性,不断强化自我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