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新课标)2014-2015 学年高中语文 为政以德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1.关于《论语》《论语》是孔子生平言论的汇集,对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教育、文学、艺术等,都有许多深刻、精辟的见解,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中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当今,《论语》也有“东方圣经”之称。孔子在立身处世、治学修身、为政治国等方面的理论和智慧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的“尚德”思想对于青年学子锻造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刻苦勤奋、自强不息、仁厚博爱的品格,温、良、恭、俭、让的优雅气度,将有很大帮助。2.关于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先秦时有“六艺”(学习课程):礼、乐、射、御、书、数。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庄子》中称为“六经”(此“经”与后来的“经”不同)。西汉时尊儒,将儒家经典称为“经”,设“五经博士”研究传习,由于“乐”失传,所以称“五经”:《诗》《书》《易》《礼》《春秋》。东汉时加《论语》《孝经》,成为“七经”。唐时,将《礼》分成《周礼》《仪礼》《礼记》三礼,将“春秋三传”列入“七经”之中,作为科举考试内容,称“九经”:《诗》《书》《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宋时又加《孟子》,成为“十三经”。清代有《十三经注疏》,将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为儒家经典集大成之作,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典籍”。南宋朱熹又将“三礼”合并,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章,加上《论语》《孟子》称“四书”,又将《易》《诗》《书》《礼》《春秋》称为“五经”,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综合前人评价),成为“四书五经”。3.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1.字音字形(1)冉有仆(pú)(2)道千乘(shènɡ)之国(3)龟玉毁于椟(dú)中(4)则将焉用彼(bǐ)相矣(5)固而近于费(bì)(6)邦分崩(bēnɡ)离析而不能守(7)必偃(yǎn)1(8)江山社稷(jì)2.重要词语(1)齐之以刑:整治,整顿(2)有耻且格:至,来。这里指内心归依,心悦诚服(3)子适卫:到(4)庶矣哉:多(5)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