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野史华章 数风流人物】1、马谡的悲哀孔明挥泪斩马谡确实是一出绝好的戏文。朱锋先生借此做了两篇文章,以古鉴今,纵论用人之道,读后很受启发。其中一篇《续说诸葛亮“自贬三等”》中说:“据书载,诸葛亮为守街亭着实费了不少心力,只因守将马谡恃才骄傲,刚愎自用,方致败绩。……诸葛亮并没有斩了马谡就算了事,而是痛悔当初用人不当,主动上书要求‘自贬三等’。”对诸葛亮颇多溢美之词。窃以为,诸葛亮的“挥泪斩”、“自贬三等”固无不可,而马谡的被斩却也尽可赚得一把同情泪水。据《三国志》记载:“马谡才气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这就是说,马谡是有才干的,是个“好干部”。即使是在街亭失守之后,对于诸葛亮的“挥泪斩”,持反对意见的着实不少。“将士为之流涕”不说,就连蒋琬也跑到汉中,劝诸葛亮说:“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习凿齿则嗤之以鼻:“今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将以成业,不亦难乎!”倒是马谡本人要求诸葛亮“愿深惟殛鲧兴禹议”。由此可见,马谡断非等闲之辈,平庸之才,岂止有政绩,而且有政声,那种自甘赴死的精神,亦颇有点大丈夫的磊落气度。街亭“败绩”以致挨斩,是马谡的悲哀,更是诸葛亮的大失误。刘备提醒过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深察之。”蜀汉出兵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诸葛亮既不深入考察,又不发扬民主,犯了官僚主义,未能做到“量才节任,随器付业”,于是乎不免失街亭、挥泪斩、求自贬。马谡和所有的干部一样,不是全才,且有“言过其实”的毛病,但他术业有专精,本事实在不小,只要诸葛亮还让他在参军的位置上发挥特长,就不至于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将一个难得的人才开刀问斩了。这正是:几滴浊泪一命休,也曾帷幄售奇谋。才非所用留遗恨,丝竹声声笑武侯。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