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氨氮超标的原因和对策针对上海某污水处理厂氨氮超标现象,分析了氧化沟内耗氧速率变化、碱度变化;结合该厂运行情况列举了氨氮超标的常见原因,提出了氨氮发生异常时可实行的控制措施,防止水质恶化或缩短硝化系统恢复时间,以供国内其他同类污水处理厂参考。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规模的逐渐增加,污水处理厂俨然已是氮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消减自然界中氨氮总量的重要任务。上海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 2.5×104m3/d,进水由精细化工废水及周边居民生活废水组成,两者比例约 3:7。实际运行中,该污水处理厂进水 CODcr 浓度为 400-1000mg/L,氨氮浓度为30-80mg/L,出水执行国家城镇污水处理二级排放标准。处理过程采纳水解酸化+A/C 氧化沟工艺。针对该厂出水氨氮异常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可为发生该类异常现象的污水处理厂提供参考。1、出水氨氮异常时系统工艺数据的变化该厂在运行稳定的情况下,出水氨氮往往能保持较低的水平,但硝化菌一旦受损,出水氨氮浓度短期内将迅速上升。出水数据监测往往受监测频次、监测速度等影响,数据结果反馈滞后。借助硝化效果短期内急剧变化的特点,分析各项表征硝化影响因素的工艺数据,以此推断系统的健康度,进而及时实行相关补救措施。1.1 氧浓度变化推断耗氧速率快慢在忽略细菌自身同化作用的条件下,硝化过程分两步进行:氨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盐氮。根据硝化反应公式每去除 1gNH4+-N需消耗 4.57gO2。利用上述结论,王建龙等人通过测量 OUR 表征硝化活性来了解反应器中的硝化状态。在曝气量固定,进水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硝化是否完全直接影响生化池内溶解氧浓度的高低,因此发现出水氨氮异常时,操作人员需充分利用中控系统好氧池实时 DO 曲线的变化规律,根据氧消耗情况来推断硝化效果,短期内 DO 曲线呈明显上升趋势的需积极实行措施,防止系统的进一步恶化。1.2 出水 pH 变化碱度消耗快慢生物在硝化反应进行中伴随大量 H+,消除水中的碱度。每 1g氨被氧化需消耗 7.14g 碱度(以 CaCO3 计)。反之,随着硝化效果的减弱,碱度的消耗会有所下降。因此可以通过对出水在线 pH 的变化情况推断氧化沟的硝化效果。在线 pH 计,数据准确可靠,实时反馈,在实际运行中尤为有效。2、常见原因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