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构件可采纳考虑塑性内力重的分布方法(1)《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GB50010—2024 第 5 章 5.3节中规定: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连续粱和连续单向板,宜采纳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其内力值可由弯矩调幅法确定。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梁以及双向板等,经过弹性分析求得内力后,也可对支座或节点弯矩进行调幅,并确定相应的跨中弯矩。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设计的结构和构件,尚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或实行有效的构造措施。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以及要求不出现裂缝或处于侵蚀环境等情况下的结构,不应采纳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分析方法。承受均布荷载的周边支承的双向矩形板,可采纳塑性铰线法或条带法等塑性极限分析方法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同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2)《高规》第 5 章第 5.l 节和 5.2 节中规定:高层建筑结构的内力与位移可按弹性方法计算。框架梁及连梁等构件可考虑局部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考虑框架梁端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对梁端负弯矩乘以调幅系数进行调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配整体式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 O.7~0.8;现浇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 0.8~0.9.2)框架梁端负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应按平衡条件相应增大;3)应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幅,再与水平作用产生的框架梁弯矩进行组合;4)截面设计时,框架梁跨中截面正弯矩设计值不应小于竖向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 50%.在内力与位移计算中,抗震设计的框架一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可予以折减,折减系数不宜小于 O.5.(3)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结构构件具有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性能。连续单向板及双向板按塑性计算降低支座弯矩加大跨中弯矩,假如施工中操作人员踩支座钢筋减小板计算有效高度`h_o`.对提高板的承载力是有利的。框架梁和连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弯矩进行调幅加大跨中弯矩,对活荷载的不利分布影响是有效的措施。(4)梁和板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及按弹性计算时,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都不应出现裂缝。《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51:93 第 3.0.5 条规定:经弯矩调整后,构件在使用阶段不应出现塑性铰;同时,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法律规范》的规定。内容总结(1)混凝土构件可采纳考虑塑性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