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20xx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校本课程开发需求评估 1、学校特色建设的需求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理念(培育目标),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的独特的进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以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办学指导思想,以学陶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办学思路。作文教学是我校办学特色,十多年来,我校开展了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讨论为主题的系列课题讨论,包括《作文教学中培育小学生审美能力的讨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讨论》两个苏州市级规划课题,《作文教学策略讨论》《农村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审美功能的讨论》《生活作文教学中实践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讨论》3 个陶研会、教育学会省级课题,《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读写结合能力的讨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讨论》《作文实践活动中挖掘作文教育资源的讨论》《生活作文教育中渗透新时代荣辱观教育的讨论》《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讨论》5 个吴江市级规划课题等。作文与学生学校生活、与社区活动联系紧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我校作文特色相结合。 2、综合实践活动的需求 新课改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国家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规定:综合实践活动是小学至高中的必修课程。同时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进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定位、学习主体的地位、学习方式、学习内容上存在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化就可以形成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 3、学生进展的需求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进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学校中外来民工子女占了将近三分之一,学生家庭文化素养普遍较低,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校本课程应该能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服务,让每一位学生乐于读书、勤于作文、真诚做人。 4、学校及社区资源分析 学校与社区都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环境优美,校园内草木华滋,翠绿掩映,亭台错落,小径通幽,是一所花园式农村中心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