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_第1页
1/6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_第2页
2/6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_第3页
3/6
“壮丽 70 年 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钢筋水泥奏响住房变奏最强音 梦想有间屋,住着一家人,飘出一串笑。中国人,一直有个关乎钢筋水泥的安居梦。 前奏:居者忧其屋 “刚嫁过来的时候,跟你爷爷奶奶挤在两间矮平房里,人站起来了,头抬不起来,踏进门槛,就是高低不平的泥地,头顶梁上挂着两只竹篮,还听见老鼠在梁上叫呢。”今年 70 的老妈常会讲起这个陈年段子。 她说的这屋,也是我出生后住了有 10 个年头的石头房。这是爷爷亲手挖的地基。他五个儿子,结婚就一人分两间,老人就随小儿子——我父亲住,我们姐弟三人加父母、祖辈,三代七口人,就挤在两个小房间里,只能对面搭两张床,床板上铺点稻草,盖上粗布床单,几个人紧挨着睡,一夜不得动弹,睡得是腿酸脚麻。 房子就顶上开个小天窗,一到夏天,石头墙烤得滚烫,屋子像只不透气的箱子。父亲把门板卸下,两张长凳一搭,一家人就睡在门前露天。最怕的是下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奶奶指挥我们手忙脚乱搬出家里所有木桶、脚盆来接水。最能检验房屋质量的时刻是年前。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母亲把笤帚绑在竹竿上,清理蛛网。碰到旧屋梁和老墙面,木屑、石灰“剥剥剥”飘到眼睛里,吓得妈妈边躲边叫。吃过晚饭,就着油盏,父亲把石臼挪到正厅,母亲用冻成红萝卜的手把浸透的糯米捞出来淘洗晒干,慢慢倒进石臼,父亲深吸一口气,高举冲把,“咚-咚-咚”,震得全屋都在摇晃。 1983 年,我 11 岁,父母含辛茹苦、辛勤劳作,终于把前排的猪圈翻建成了两间高敞的瓦房,外婆家挑来面条、团圆、糕馒作为贺礼,当时全家很是自豪。可惜,房间还是只有一个,我只能让弟弟妹妹睡下边,我爬上竹梯睡在阁楼上。夜里睡觉都战战兢兢,老怕自己睡相差,掉下去。 变奏:居者有其屋 78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分田到户,让勤劳的父母大展身手,手头慢慢有了积余。85 年,镇上的我们农田全被征用,父母都进了工厂成了“土地工”,每月都有工资发,经济明显好转。1990 年,父母决定造楼房。爹爹拿出笔来,在废报纸上比划着:这里放床,这里搭浴锅,再借旁边弄堂搭平顶砌个灶。我们几个孩子都很兴奋,从母亲那里领到了任务:我高二一放学,就烧饭炒菜,让一桌泥水匠喝好吃饱;妹妹负责一早买菜;弟弟负责检查施工场地,归整材料。几个月起早贪黑,终于落成了两间两层新楼房。“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除了电话,其它不都摆在面前啦?我没文化,但我确确实实地明白,改革开放就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