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人教版《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语言与多媒体辅助,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通过朗读传达热爱祖国锦绣河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的方法,培育学生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理解重点词句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课文 2、3 两节的排比句,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把句子写具体。 教学突破口: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师:今日老师将带着大家乘着木船荡漾于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板书课题:齐读 2、先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韵。 (媒体出示)欣赏桂林山水的画面。 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呢? (板书: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这句话读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来? 生读,后齐读。 二、初读感知。 1、请生大声朗读全文。 要求: (1)注意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找一找,作者在游赏完桂林的山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请你把这句句子找出来。 2、沟通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板书) 说说对此句的理解。 3、师小结过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觉在画中一样,那感觉真是太美了。接下来,就请大家随着老师用你们美的心灵,美的眼睛去感觉桂林山水美的神韵。先来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师配乐朗读第二小节,要求学生边听边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2、师:听出来了吗,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 3、沟通,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句子。 (抓住静、清、绿的特点) 4、指导朗读。 读出静、清、绿的感觉来。 (练读、指名读、齐读) 5、迁移句式,完成填空。 (1)万里长城真长啊,长得()。 (2)西湖的水真(),()。 6、有感情地朗读。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再来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领略桂林的山。 过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桂林的山。 1、明确学习要求:小组学习第三小节,说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可用小组内喜爱的方式读,如可以读读画画可以边读边想象桂林山的样子,也可开展朗读竞赛等。 2、沟通。(媒体出示该段内容) 抓(奇、秀、险)用相关图片帮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读。 桂林的山的确有它吸引人的独特魅力,师引读第一句谁能把它的这种魅力感染给大家。 推举读,齐读。 五、小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