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拜师》说课稿 现状分析与思考 面对中年段的学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最害怕的就是听到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没什么好写的”。同样的一句话,出自孩子们的嘴里,虽有困惑,但也不乏推托之意。浮躁的心理,畏难的情绪,时常阻碍了孩子们学习的脚步。“少、慢、差、废”的语文课堂,更造成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无法得到和谐的统一。 如何改变现状,将“认知、能力、情感”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促进教学的高效?成为我教学设计悉心讨论的主题。 文本讨论与解读 《莫泊桑拜师》,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第九课。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从小酷爱写作的莫泊桑为了写出好作品,拜福楼拜为师,三次登门求教,福楼拜给予了悉心指导的事。表现了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名师风范。 莫泊桑拜师,早已成为文坛中的一段佳话。咱们的目的只是在课堂上读故事,知内容,识名人,学字词吗?不是!课文中有鲜亮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去了解,课文里有闪耀的人物品质等待咱们去发现,课文里更有宝贵的学习方法急需大家去探究。纵观教材在本单元中的作用与地位针对现今学生的学习状况,我确定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与莫泊桑一同拜师,从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培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思维能力,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了解莫泊桑三次拜师的过程,感受到人物的品质特点,帮助培育学生虚心求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福楼拜和莫泊桑的几次对话,从而感受人物特点、品质以及提高写作水平的主要途径。 教学剖析与点津 一、与莫泊桑一同拜师,求学习态度 1、找准切入点,感知人物 在预习中,学生们就初步认识了文中的两位主人公——19 世纪法国大文豪,莫泊桑与福楼拜,并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崇敬与向往。“自由地读读课文,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在初读中感受到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和福楼拜的诲人不倦。由此切入全文,以文章人物为主线,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2、抓稳阅读点,品析人物 文章段落中分散着无数个关键词句的阅读点,如何使其“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得靠老师的“精问”。“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受到莫泊桑的虚心好学、勤学苦练?”顿时,莫泊桑质疑的“坦白“,求教的“急切”,观察的“全神贯注”,若干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