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教案范文 教材简析 本课作者记叙了观赏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景象,说明它确实是“天下奇观”。课文根据“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记叙的,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潮水的壮观景象;从声音和样子两方面写出了潮水的雄伟气概。阅读这篇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钱塘江的有关情况,激发热爱自然,探究神秘的情趣。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作为最后一组课文的学习,要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来学习,有意识地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13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和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3、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4、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事物的写作方法。 5、通过学习课文,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学生收集钱塘江大潮的图片、资料,老师制作大潮景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概非凡,真是天下最雄伟壮观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日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进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喧闹。 放映大潮录象,配上进行曲音乐,学生尽情地观赏。 看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雄伟景观的吗?那就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说说读懂了什么?理解“天下奇观”。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 快速浏览或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些部分是详细,哪些部分是略写。 三、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 1、默读3、4自然段: 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 2、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3、再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说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