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及胶体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和“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解析: 一定不是单质,有的有毒或不能吸收,不一定以分子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上述物质中,只能笼统地称元素。答案: 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为除去蛋白质溶液中少量的 NaCl,可以利用渗析的方法解析: 明矾净水过程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涉及化学变化,A 错;同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如 O2与 O3,B 错;风化是化学变化,C 错。答案: D3.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可能是( )① 纯净物 ②混合物 ③单质 ④化合物 ⑤金属 ⑥非金属 ⑦酸 ⑧碱 ⑨盐 ⑩氧化物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⑩ C.①③ D.全部解析: 同位素是不同原子,因此不同原子组合,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35Cl37Cl是单质,16O2和 18O3混合是混合物。答案: D4.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与反应后相比较,肯定不变的是( )① 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种类 ③分子的数目 ④原子的数目 ⑤反应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总和 ⑥如果在水溶液中反应,反应前与反应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解析: 依据质量守恒,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 ①⑤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也不变,②④正确。故①②④⑤正确,选 C。答案: C5.下列各项中所列举的物质与所属类别对应不正确的是( )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非电解质:乙醇,四氯化碳,氯气,葡萄糖C.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烯,金刚石D.混合物:铝热剂,纯净矿泉水,盐酸,漂白粉解析: B 中氯气是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答案: B6.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手段,下列各组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2O、CH3COOH、Cu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属于氧化物B.H2SO4、NaOH、NaCl 均属于强电解质,都属于离子化合物C.Al、Al2O3、Al(OH)3均既与盐酸反应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属于两性化合物D.溶液、胶体、浊液均为分散系,都属于混合物解析: CH3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