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 B.X+、Y3+C.Y3+、Z2- D.X+、Z2-解析: 根据“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和选项中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可以判断出四种元素对应的离子分别是 O2-、Na+、Al3+和 S2-,其中 Na+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故排除 A、B、D,选 C。答案: C2.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 95 ℃时,KW变大,pH 不变,水仍呈中性B.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KW变小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c(H+)减小,KW不变,影响水的电离平衡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或盐酸,均可抑制水的电离,KW不变解析: 水的电离吸热,将纯水加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但仍相等,因此 KW变大,pH 变小,水仍呈中性,A 错;向纯水中加入稀氨水,溶液中 c(O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 KW只与温度有关,因此保持不变,B 错;向纯水中加入少量Na2CO3固体,溶液中 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但 KW不变,C 对;当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时,促进水的电离,D 错。答案: C3.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溶液中 c(OH-)>c(H+)B.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C.溶液中含有 OH-D.pH>7 的溶液解析: 溶液酸碱性实质是溶液中 c(H+)和 c(OH-)的相对大小,故 A 选项正确;酚酞变色范围为 8~10,故 B 选项错误;水溶液中均含有 OH-,故 C 选项错误;pH>7 的溶液并不一定呈碱性,故 D 选项错误。答案: A4.某研究小组为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含量进行的如下操作,正确的是( )A.用碱式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白醋放入锥形瓶中B.称取 4.0 g NaOH 放到 1 0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 1.00 mol/L NaOH 标准溶液C.用 NaOH 溶液滴定白醋,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颜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时,为滴定终点D.滴定时眼睛要注视着滴定管内 NaOH 溶液的液面变化,防止滴定过量解析: A 项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白醋,应用酸式滴定管,错误;B 项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固体,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错误;C 项强碱滴定弱酸,用酚酞作指示剂,颜色变化符合滴定终点判断,正确;D 项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错误。答案: 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