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化学总复习讲义:专题一 第六单元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计算及方程式的配平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三条规律及其应用1.“优先反应”规律(1)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① 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 Cl2时,因为还原性 Fe2+>Br-,所以 Fe 2 + 先与 Cl 2 反应。② 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 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 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 Fe3+反应。(2)应用: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2.“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例如,不同价态硫之间可以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是(2)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及表明电子转移情况。3.“歧化反应”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应用:判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及表明电子转移情况。 (1)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 H2SO4具有强氧化性,二者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下面标明的电子转移正确吗?请纠正。H2S +H2S O4(浓)===S 得 6e-↓+S 失 6e-O2↑+2H2O提示: (1)不能;因+4 价硫元素和+6 价硫元素无中间价态,二者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不正确,违背了“价态归中,互不交叉”规律,应为H2S +H2S O4(浓)===S 失 2e-↓+S 得 2e-O2↑+2H2O1.现有下列三个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若某溶液中含有 Fe2+、Cl-和 I-,要除去 I-而不氧化 Fe2+和 Cl-,可以加入的试剂是( )A.Cl2 B.KMnO4C.FeCl3 D.HCl解析: 由①知氧化性 Fe3+>I2,还原性 I->Fe2+;由②知氧化性 Cl2>Fe3+,还原性 Fe2+>Cl -;由③知氧化性 MnO>Cl2,还原性 Cl ->Mn2 +。由此推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I2,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I ->Fe2 +>Cl ->Mn2 +。所以 KMnO4 可氧化 Cl-、Fe2+及 I-,Cl2可氧化 Fe2+及 I-,FeCl3只氧化 I-。答案: C2.在 100 mL 含等物质的量的 HBr 和 H2SO3的溶液中通入 0.025 mol Cl2,有一半 Br-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