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一、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开眼看世界” (1)背景:当英国鸦片走私船开始频繁出没于中国东南海域时,清朝君臣对英国情况一无所知。基础落实① 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介绍了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② 魏源:1842 年,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 》。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该书明确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2)概况四洲志海国图志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产生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 ”为指导思想,要求“师夷长技以自强”。(2)含义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 ,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学技术理解升华 “开眼看世界”的核心主张及不足是什么?“开眼看世界”主要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为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而发起的活动,核心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局限性是没有付之于实践,影响也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中间。(3)实践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 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 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 历程的第一 步。归纳总结 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地主阶级内部 存在的几种政治力量、各自主张及共同目的(1)派别:抵抗派、洋务派、顽固派。(2)主张: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 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及“中体西用”,顽 固派反对任何向西方学习的举动。(3)目的:都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近代化① 产生背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出现了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②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③ 主要内容经济——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 。文化——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主张革新,实行 制度。④ 思想局限: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行动。(1)早期维 新思想3.维新变法思想君主立宪商战①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 想。撰写《新学伪经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他还在《 》一书中,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