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_第1页
1/14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_第2页
2/14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_第3页
3/14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基础落实一、三民主义的提出及实践1.背景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 世纪末面临被 的危机。 (2)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方案屡屡碰壁。 (3)19 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4)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瓜分2.提出 (1)提出:1905 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并提出其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平均地权”。 (2)进一步阐发:1905 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 ”“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创立民国民权3.内容(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 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 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 。(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 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 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主共和国4.评价 (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没有明确提出反对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帝国主义5.三民主义的实践 (1)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 (2)1912 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了《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企图复辟帝制,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 ” “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以捍卫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特别提示 (1)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的是满洲贵族的统治,实质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2)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政治前提,民权主义是核心,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概念辨析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反映了新的历史特点,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新的革命阶段的进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效课堂】2011年高考历史 各个击破针对性学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总复习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