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版序言茅以升正当全国人民努力奋斗、争取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时候,出版这本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书,是否会有不急之务的感想或疑问呢?水有源,树有根,科学技术也有继承发展的问题。毛泽东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①。列宁也说:“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②因此,这本书的出版,正是为了鉴古知今,来加强我们当前为了那宏伟目标而奋斗的信心。从这本书的内容来看,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长时期处于世界上的前列,有过惊人的辉煌历史,只是在近二二百年前,才开始走下坡路。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序言中所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①科学技术的成就,并非纸上谈兵,而应该是确实无疑地表现在活生生的各种事实上。如果一项科学创见或技术发明不能最终反应到人民生活上来推动历史前进,那就不能算是成就。这本书所介绍的成就,都可以在我国历史上得到验证,都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成就。首先,几千年来,我国除短暂时期外,政治上始终统一,尽管民族众多而未分裂成欧洲那样;更不像罗马帝国或蒙古帝国,只是盛极一时,以后就衰亡下去。我们中国和它们不同。我们中华民族上下四千年,屹立于大地,而且日益繁荣昌盛。主要原因之一,正如本书的内容所体现的,就是由于我们有自己的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国国土并非最大,但是人口最多。这不能说只是由于地理条件如气候、土地、资源等比较优越的缘故,因为有同样优越条件的国家,人口都比我国少得多。这应当主要归功于我国古代的农业和医药科学的成就。当然,其他文化和经济方面也有重大影响。在国内人口增长的同时,海外华侨人数也很多,到今天已有三四千万人,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在东南亚一带,在当地作出多方面的贡献。他们依靠祖国的文化,形成团结的力量,这文化里就有科学技术,是华侨立足海 ①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二版,第二卷,第 707、708 页。② 列宁:《论无产阶级文化》,《列宁选集》,人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