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案南京建邺高级中学 胡斌课程目标: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板书正文引入:世上有三种人:一为先行者、二是墨守中道的人、三是落后者,而先行者往往要付出代价,甚至牺牲,但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20 世纪中国的一位先行者——孙中山。2006 年中共中央纪念孙中山诞辰 140 周年,胡锦涛讲话:“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那我们就通过此课一起走进这位时代的伟人。看视频,学生简介孙中山人生历程:立志求学、致力革命、创建民国、讨袁护法、伟大转变、巨星陨落。以孙中山先生的 3 大历史时段,概括总结孙中山历史轨迹。一、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866~1905)二、建立民国到捍卫民主共和的孙中山(1912~1922)三、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性转变的孙中山(1923~1925)一、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1866~1905)早年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名逸仙。 [www.365zn.com,1866 年(同治五年)11 月 12 日,孙中山诞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名孙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故号中山。他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急剧变化的时期。外患日重,人民在苦难深渊中挣扎。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人民的反抗斗争没有止息。孙中山自幼参加农业劳动,最喜欢听太平天国革命的故事。;这使他对中国农民有较深刻的了解,也使他看到了人民的反抗精神,认清了清朝统治者的狰狞面目。12 岁时,他投奔了在檀香山经营农业的哥哥孙眉,此后又在香港、广州等地读书,受到了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教育。他非常景仰华盛顿、林肯等人,更感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产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国群之愿"。遵循范仲淹「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言,决定习医,。他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时,十分关心政治问题,并"以学堂为鼓吹之地"。他与同学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人经常一起纵论时政,称颂太平天国革命,被人称为"四大寇",他也自许为"洪秀全第二"。小时候就有一股革命的气概,曾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