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主要介绍电荷的基本知识,及电荷守恒定律。2、解析:这一节概念初中学过,要进行复习,讲述的重点内容是电荷守恒定律。(二)目标及其解析 1、知道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思考题 1 带电的实质是什么?(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在电子发生转移,使物体带正、负电荷结合到化学知识,学生对交叉学科的学习也存在着困难。(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要对化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复习。(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概述本章内容→本节学习要点→电荷的基本概念→静电感应→元电荷→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问题 1 怎样说明一个物体带了电?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设计意图:知道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问题 2 我们已知的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那些?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物体带电的方法 问题 3 什么是元电荷?其所带电量是多少?设计意图:元电荷所带电量 e=1.6×10-19C。【例 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正电。即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致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即电荷在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不可能被创造。【答案】B、C【例 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 a,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 a 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 b,开始 a、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 a 带电,则:( )A、a、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 将吸引 a,吸住后不放C、b 立即把 a 排斥开D、b 先吸引 a,接触后又把 a 排斥开【解析】当 a 带上电荷后,由于带电体要吸引轻小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