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 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2.解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从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并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且能正确表示电子转移情况。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在复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种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 (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解析本节教材从复习初中学过的狭义氧化还原反应入手,继而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分析,最后上升到用电子转移的观点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这种由狭义到广义、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安排,有较强的逻辑性,符合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首先复习旧知识,然后通过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由表及里地逐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最后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特征、实质。然后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的得失情况,完成本节教学任务。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关系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教学中不可急于求成,可结合学生熟悉的氧化还原反应:H2+CuOH2O+Cu,2Na+Cl22NaCl、H2+Cl2 2HCl,从得失氧、化合价升降到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使学生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实现由片面到表面再到本质的转化。这其中,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难点,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分析、及时归纳针对练习,并给学生适度的讨论空间。当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时那么对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可谓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本节课宜采用引导、归纳、启发、练习、讲解、讨论等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引入:初中所学许多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可将其进行分类,其中有重要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还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问题 1:2Mg+O22MgO 反应除属于化合反应外,还属于什么反应?什么叫氧化反应? 思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