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年高中化学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导学案 2 新人教版必修 1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2.解析:本课时着重介绍物质的摩尔质量。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关系的角度来导出的。这种推导,有利于学生对摩尔质量的了解。在进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时,教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1)弄清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2.解析本节课采用以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启发、推理、对比、讲解等教法,让学生从我们熟知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此课时最常出现的问题是 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与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之间关系的推导。这往往是由于初中学习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涵义不甚明了所致。因此,本课时预先复习了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知识,以作为学习本课新内容的铺垫。另外,有关摩尔质量的单位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教师在授课中要不断地予以提醒,并对学生的解题格式进行规范。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让学生通过举例计算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找到新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的生长点。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二)教学情景[复习提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量,知道它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单位为摩尔,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体。那么,1 mol 粒子的数目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其数目约为多少? [答]是以 0.012 kg 12C 中所含碳原子数目为标准得来的;其数目约为 6.02×1023。 思考 1:我们初中所学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也是以 12C 原子为标准得出来的,它是怎样定义的? [答]以 12C 原子的质量的 1/12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 2:(1)假如一原子的质量为 m1,12C 原子的质量为 mC,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1,怎样表示?请大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学生板书]A1= (2)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 m2,则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A2又该怎样表示,请大家口答。 [口答]A2=。 (3)A1比 A2与 m1、、m2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