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年高中数学 1.3.1 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二)教案 新人教 A 必修 2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节一开始的“思考”从学生熟悉的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入手,分析展开图与其表面积的关系。目的有两个:其一,复习表面积的概念,即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二,介绍求几何体表面积的方法,把它们展成平面图形,利用平面图形求面积的方法,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接着教科书安排了一个“探究”,要求学生类比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讨论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的问题,并通过例题 1 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2、解析:教科书通过“思考”提出“如何根据圆柱、圆锥的几何结构特征,求它们的表面积?”的问题。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回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及其几何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圆柱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为一个矩形,圆锥的侧面可以展开成为一个扇形的结论。有关圆台表面积问题的“探究”,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以及三种几何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2)能利用这些公式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解析: 本节的目的是从度量的角度认识空间几何体,具体有两个任务:一是根据柱、锥、台的结构特征并结合他们的展开图,推导它们的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是在初中学习几何体体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几何体的体积。三、数学问题诊断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圆柱、圆锥、圆台都有统一的表面积公式,得出这些公式的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它们的底面半径、母线长与对应的侧面展开图中的边长之间的关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在分别学习了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之后,可以引导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圆柱可看成上下两底面全等的圆台;圆锥课看成上底面半径为零的圆台,因此,圆柱、圆锥就可以看成是圆台的特例。这样,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公式就可以统一在圆台的表面积公式之下。四、教学支持条件可以的话可见教科书中的图 1.3-1—图 1.3-5,以及例题 1,2 做成课件,是问题更直观,便于学生观察。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1↓↓↓↓↓(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分别从几何结构特征和视图两个方面认识了空间几何体。下面我们来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体积是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三)新知探究 1、一般柱体的体积公式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特殊柱体——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