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五华区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第 2 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2.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教学重点1.公转的运动规律。2.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和经纬度网地球仪教学过程【复习】 (1)学生演示自转,同时说出自转周期。(2)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运动形式——公转。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地轴的方向是否变化。学生观察、讨论。【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学生看书中第 31 页图,讨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1【讲述】 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和运动速度的规律。【板书】 【演示讲解】 利用经纬度网地球仪讲解黄赤交角的概念。指导学生计算黄赤交角的度数。【板书】 【讲解】 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多媒体演示: 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学生观察回答。【小结】 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光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多媒体演示: 【板图】 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表 1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2 12 月 22 日 3 月 21 日 6 月 22 日 9 月 23 日 次年 12 月 22 日(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A B C D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教师指导】 【讲解】 回归线的意义。【提问】 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学生讨论、回答。【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 A、B、C、D 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3板书设计二、地球的公转3.公转的地理意义作业:;填充图册 P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