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 1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深刻认识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发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3) 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4)通过探究洪灾的成灾特点,尤其是认为因素对洪灾的影响,帮助学生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教学重点: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教学难点:防治洪灾的主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二、预习导学(一 )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以分哪几类? 2.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二)二、认识洪水和洪灾1.什么是洪水?什么是洪灾?2.洪灾会带来哪些危害?(三)洪灾的形成原因1.洪水致灾基本环节有哪些?2.洪水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四)洪灾的防治措施1.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问题 1: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可以分哪几类?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探究 1:阅读教材 P86,学生自主回答。练习内化: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A.寒潮B.台风 C.旱灾D.涝灾问题 2:什么是洪水?什么是洪灾?洪灾会带来哪些危害?探究 2:阅读教材和知识窗,进行总结和分析。练习内化: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 年),榆次:雨雹破瓦、折木、苗稼荡然。在晋咸和三年的雨雹灾害中,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员伤亡 B.财产损失 C.自然资源毁失 D.环境受到污染问题 3:洪水致灾基本环节有哪些?洪水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 3:我国是一个洪灾多发的国家。那 么洪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练习内化:与河流流域的汇水速度无关的是()A.流域的地面坡度 B.土壤的含水率 C.植被覆盖率 D.河谷的纵向坡度问题 4: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探究 4: 阅读教材后,完成PPT上的填空。练习内化:目前,对暴雨洪涝灾害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利用探测气 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四、目标检测1.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A.寒潮B.台风 C.旱灾D.涝灾2.从气候和农业两方面考虑,我国春旱严重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