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高中地理 第三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 1考纲展示一、复习目标复习重点: 1.地球公转的运动规律及特点。 2.黄赤交角的形成。 3.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复习难点: 1.黄赤交角的形成。 2.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原因。二、课前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公转 1.旋转中心: 。 2.方向: ,从北极上空上看,呈 转。 3.周期:一个 年( 日 时 分 秒)。 4.运行轨道:是一个 ,在 月初,地球处在近日点,其公转速度最 ;在 月初,地球处在远日点,其公转速度最 。 5.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是 和 的交角,其大小为 。 (2)黄赤交角产生的影响: 同一时刻,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有 个。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 附近。这使得太阳直射点发生有规律地移动。(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光始终与晨昏圈相垂直,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有规律移动,晨昏圈也发生了偏移,同时使被晨昏圈切割的昼弧和夜弧长短发生了变化,即昼夜长短的变化问题。 读图回答:(1)北半球地区在 日时,昼最长;在 日时,昼最短。(2)北半球从 日至 日,昼长夜短,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 半球;从 日至 日,昼短夜长,这段时间太阳直射在 半球。(3)北半球从 日至 日,昼渐长,夜渐短;从 日至 日,昼渐短,夜渐长。(4)在 日时,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在 日时,北极圈上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5)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 ,夜晚时间越 。(6)从 日至 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变大;从 日至 日,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7)在春秋分时,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怎样? 此时,晨昏圈和经线的关系怎样 。(8)在赤道,一年四季昼夜长短是否有变化? 。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 。也就是说越远离太阳直射点的地方,它的正午太阳高度值越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和纬度差的关系是 。有计算公式: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 日时,太阳直射点移到最北,即太阳直射在 。此时,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和直射SNab图 1-3-5点所在的纬度差最 ,根据(1)可知,这些地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