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力的分解 (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的 定则;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 .2.解析:A.强化“等效替代”的方法。B.培养观察、实验能力。C.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二、目标及其解析目标1、知道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2.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的定则。?3.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解析:分力用来代表力的效果,力的分解就是找两个力来代表这个力.分解必须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的依据是按效果分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找力的效果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和应用。.教学难点1、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通过力的效果进行分析 2、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学生对力的分解理解不透彻,以至于对在物体做力的分解时有困惑。2、学生对合力与分力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尤其是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分力间夹角的关系难理解。(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强学生对力的分解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本节尽可能多的对实例进行分析。(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概述本节内容→本节学习要点→学习过程、实例分析→练习、小结2、教学情景1.力的分解[演示 1]在一台秤托盘上放一长度合适的长木板,木板上放一重物,静止时指针指示一定的值,用一斜向上的拉力使重物在此木板上运动(运动距离不宜太长),观察台秤读数减小.如图 1-28 所示.图 1-1师生共同分析:力 F 产生两个效果:使重物克服阻力前进时,同时把重物上提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产生.水平力使重物前进,竖直向上的力使重物上提.F 的作用效果可用两个力、代替,、就叫做 F 的分力.[结论]几个力,如果它们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的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问题 1:力的合成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分解是否也遵守什么定则?例题 1:在演示 1 中,若 F=10N,=30º,和的大小分别为多少?请同学用三角形知识列式计算、的值.图 1-2[演示 2]在黑板上固定一彩色橡皮绳,并在绳的另一端(结点)系上两根细线,请同学用一竖直向下的力把结点拉到 O 位置,如图 1-30 所示.图 1-3[演示 3]请同学用沿 OA 方向的拉力和沿 OB 方向的拉力同时作用于结点,将结点拉到 O 位置,如图 1-31 所示.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