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 2014 高中物理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 1(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通过实验认识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解析: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实验——探究”教学方式。 (二)目标及其解析1、明确用“比较 ”的方法测量加速度;思考题 1:当要测量 3 个变量的关系时,应该怎样做?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作出 a-F、a-1/m 图象。思考题 2:加速度与力有什么关系?与质量又有什么关系?(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怎样测量加速度和物体所受到的力,是本实验的难点。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控制变量法,所以学生会感到不知道怎样下手做这个实验。(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1、通过对 a∝F、a∝1/m 的探究,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小筒、细线、砝码、天平、刻度尺、纸带等。(① 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2 块;②小车 2 个;③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 2 条;④钩码(槽码),规格:10 g、20 g,用做牵引小车的力;⑤砝码,规格:50 g、100 g、200 g,用做改变小车质量;⑥刻度尺;⑦ 1 m~2 m 粗线绳,用做控制小车运动)如果没有小规格钩码或槽码,可以用沙桶及沙子替代,增加天平及砝码,用来测质量。(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基本流程1. 在学生实验的基 础上得出 a∝F、a∝1/m 的实验结论,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的理解。 2.渗透科学的发现、分析、研究等方法。2、教学情景新课导入: 1.复习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何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加速度来描述,与物体质量及物体受力有关。 2.教师引导提问进入新课: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存在,其关系是什么?请同学猜一猜。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实验来检验。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指导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1、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问题 1:如何根据现有器材测出小车的加速度?(学生回答:用打点计时器)设计意图: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