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课题: 科目: 语文班级: 课时:计划 3 课时 教师:单位: 景洪市第四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装在套子里的人》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体裁是小说。本单元作为高中必修课小说教学的结末单元,对总结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小说的习惯至关重要。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小说的三要素等内容已分析得非常的细致。因此本课既是对中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对小说学习的一个总结。《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之一。契诃夫是俄国 19 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他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俄国农奴制度崩溃、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沙皇专制制度极端反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逐渐兴起的时期。他的小说的总特点是:运用幽默讽刺的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了那个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了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地向往新生活的到来。作者用讽刺手法塑造了一个保守、反动 、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从外表、言论到生活习惯、思想方法,无不是“套子”式的。别里科夫已经成为那些害怕新事物,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2.学习本文的讽刺语言与作者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3.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学生领悟到因循守旧的危害性以及勇于改革创新的重要性。4.赏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形象。三、学生特征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大纲要求“要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小说这种体裁并不陌生,在初中时已有接触,高一时学过鲁迅的《祝福》等小说 ,感受过小说的特色,进行过初步的鉴赏。那么如何突破这些重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从学情出发,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喜欢语文课上得有深度、有内涵。作为一节小说鉴赏课,既不能热热闹闹没内容,又应力避追求 深度而显死板的偏颇。为此,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为目的,尝试打破常规,力求创新,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