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路径与县志办主任述纪述廉述作风报告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路径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对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进展方向不断前进。”这为我们指明了“一带一路”向哪里去,描画了美好进展前景。 通过中国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并改革多边主义、全球化、全球治理, 将自己进展好,进而造福世界,这是中国人民通过“一带一路”展现出的美好愿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中国人民立足本国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前进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日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众多参加国对“一带一路”的信心,实际上源于对中国的信心,对各自进展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信念。第一届高峰论坛讲“一带一路”从哪里来,第二届讲“一带一路”向哪里去。第一届强调进展导向:进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第二届强调在进展中法律规范,在法律规范中进展,推动“一带一路”高标准高质量进展绿色、廉洁、数字“一带一路”。第一届讲问题导向——和平、进展、治理三大赤字,第二届讲目标驱动:通过中国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并改革多边主义全球化、全球治理。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看点: 第一,通过中国国内的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进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打的比方,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最大的看点就是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的进展。这也是中国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进展的内在要求。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国内的进展建设已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一带一路”自然也应走上这条路。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参加,合作标准也会水涨船高,就像当年英国加入亚投行一样。如今,“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不仅是双边合作的叠加,同时也是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合作新平台。向高质量进展,首先要解决好“软联通”问题:会计准则、税收、法律、仲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对接都是可以开拓的方向。其次要解决好“信任”问题:不是不信任中国,而是可能不信任第三方。比如非洲曾是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想在那里与法国进行第三方合作,就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