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经验材料七篇 (篇一) **区“四个来”探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 随着新时代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区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居住人群逐渐多样化,利益诉求趋向复杂化,由此带来的社区居委会自治能力不足、社区共治网络进展不平衡等社会治理瓶颈日益凸显。对此,该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症结所在,由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牵头,以北干街道湖滨花园社区为试点,以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为突破口,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模式,探究“主人式治理+协商式治理+服务式治理”的“三治融合”新路径,努力打造城市社区治理的“**样板”。 一、坚持党建引领,治理底气“硬起来” 一是增强党的组织力。紧密结合湖滨花园社区党员群众的结构状况和分布情况,打造“大网+小网”的组织架构。其中,“大网”由 1 个社区党总支、4 个党支部、33 个楼道党小组、100 户党员中心户和 2599 户住户组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小网”由 1 名在册党员、2 名在职党员、1 名楼道长组成,贯穿社情民意传递的“末梢神经”,打通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强化党的话语权。给予社区党总支推举居委会成员的人事主导权、圆桌会议题的把关权、各类组织履职情况的监督权等一系列权力,巩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搭建区域化大党建架构,社区党总支指导物业服务公司、小区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等三方共建联合党支部,并探究“党组织+兼职委员”模式,推举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担任党总支兼职委员,吸纳物业服务公司负责人担任居委会兼职委员,便于统筹各方力量,积极参加社区治理和服务工作。 三是巩固党的活动地。社区党总支通过整合办公用房资源,打造了面积超 1000 平方米的社区党群服务站,包含4 个党支部工作室,便于固定主题党日和日常支部活动的开展。在小区内建设“红色文化长廊”,创新开辟“湖滨小 e智能机”“湖滨会客厅”“红色**0 秒微课堂”等活动载体,打造居民群众家门口的“红色家园”。 二、提倡主人式治理,文明生活“约出来” 一是人人参加,造浓氛围。坚持“人人都是主人翁”的理念,引导居民群众参加制订并自觉践行《湖滨居民公约》,全方位释放居民自治力。特别是将居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委员会职责等焦点问题纳入公约范畴,召集楼道长、居民代表、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接地气、可操作、较全面的居民公约。 二是人人践行,注重实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