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川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王书香 第 周第 课 07、9、11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二 伟大的历史转折(2)课程要求 概述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学习要求1.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3.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梳理1.对外开放的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这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内容: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外国先进经济管理经验。(“走出去,引进来”)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含义: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方。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目的:更好的吸收和利用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1980 年先后建立了深圳(最早,一夜崛起的城市)、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建立海南,至今共五个经济特区。建五特区的条件:①是中国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海运港口;②是著名的侨乡;③毗邻香港、澳门、台湾,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作用:是全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是我国对外开放全面开展的“突破口”(2)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 年开始建立,主要以引进外资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加工出口产品为主,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是新型的经济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3)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技术开放区①1984 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最南:湛江,最北:秦皇岛,江苏境内:南通、连云港。② 随后相继把厦漳泉三角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 到 1992 年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4)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被誉为“进入中国经济的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目的: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1画川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主备人:王书香 第 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