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 2008 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调研测试质量分析报告2008 年 4 月一、命题指导思想以《江苏省 08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说明》为依据,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贴合新课程新高考要求.注重知识的基础性,覆盖的广泛性,尤其突出对主干、重点和核心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对 08 年我省高考的试卷结构和模式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二、具体情况分析1.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参考人数为 14714,纵轴为占总参考人数的百分比)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从图和表中可以看出,图形基本呈现正态分布,其中 65~90 分数段人数较为密集,约占40%.2.各层次划分切线及分布表等 级A+AB+BB 以上CC 以下切 线10287827373 分以上4544 分以下人 数874241511722217667855382498比例(%)5.9416.417.9715.0745.3937.6316.983.逐题用心 爱心 专心 115 号编辑>=110>=105>=100>=95>=90>=85>=80>=75>=70>=65>=60>=55>=50>=45>=40<4023132852965387810951255123111891130104694192378771617821.572.233.604.445.977.448.538.378.087.687.116.406.275.354.8712.11情况分析(数据由江宁区、白下区等阅卷点抽样得到)题 号123456789得分率0.910.840.610.570.740.840.870.610.51题 号101112131415161718得分率0.450.340.660.620.640.510.420.400.43三、各题典型错误及错因分析1 题.本题正确率很高.错选 D 的人数较多.混淆 v-t 图像与 x-t 图像.2 题.本题错选 C 的人数较多.主要原因是对受力情况的分析不够清晰,或空间想象能力的局限,或方法上的问题——没能将空间的问题转化为平面的问题进行分析.3 题.本题错选 C 的人数较多.没有把握住“力对物体做功就是有效分力做功”.4 题.本题错选 A 和 C 的人数较多.没有看清电场力整个过程中始终不做功这个事实(而不是总功为零),从而找不到不到电场是点电荷电场的判据.5 题.本题错选 A 和 C 的人数较多.知道要求同步卫星半径,但是公式变形出错.6 题.基本知识的记忆不牢.7 题.少数学生错选 D.速度的方向关系没有经过严密的推演,主要是粗心造成的.8 题.漏选一个选项人数较多.主要是对自耦变压器调压器结构及原理不熟悉的缘故.9 题.本题正确率最低.漏选人数较多.其中漏选 B 明显.对力与运动间的关系尤其运动的独立性深理解不够深刻,当然还有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缺乏深度.10 题.第(1)问中游标卡尺不会读,要么是读成...